为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效,2025年11月20日下午,海宁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王晓龙带队,组织十多位海宁时尚产业科技型企业代表及技术经纪机构人员到浙江理工大学,与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开展时尚产业专场科技交流活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副院长吕汪洋、产业技术中心专聘副主任柯俊、以及教师代表十余人参加了活动,双方围绕纺织科技前沿、成果转化与人才共育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参会代表首先参观了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技创新馆和分析测试中心,详细了解学校在新型纺织材料、绿色纺织、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应用前景,并就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可行性进行了现场交流。
座谈会上,吕汪洋副院长系统介绍了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服务与产学研攻关等方面的情况,重点展示了在纺织材料/新材料、纺织工程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生态染整等方向的科研进展。他表示,学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期待与海宁企业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王晓龙副局长指出,浙江理工大学在纺织领域的科研优势与海宁时尚产业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双方合作基础扎实。他希望以此次对接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成果转化落地与产业人才协同培养,助力海宁时尚产业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创造”转型升级,并诚挚邀请专家团队赴海宁开展入企服务,精准对接技术需求。

柯俊专聘副主任在发言中表示,学校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专利库资源,可通过“先用后转”等创新模式,降低企业技术引进风险。他强调,学校将依托技术转移中心,整合多学科资源,构建常态化合作平台,助力海宁打造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时尚产业生态。

交流环节中,海宁企业代表与教师代表展开热烈讨论,双方就前沿技术攻关、纺织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横向课题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本次交流活动搭建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联系的桥梁, 深化了“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搭台”的科技创新生态闭环,为将来深入、高效的产学研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